室內設計

重新定義城市之美 軟埤仔溪工程奪全國首獎

by id SHOW

撰文|蔡哲明 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國家建築金質獎,在第27屆頒獎典禮中,共有84件作品脫穎而出,當中又以台中市政府水利局雙案獲國家建築金質獎,「軟埤仔溪工程」更是奪得全國首獎展現水環境新典範。對於公共建築而言,這是一個品質標竿,從規劃設計、工法選材、施工過程到後續維護,都要兼具人文關懷以及技術深度。

國家建築金質獎;軟埤仔溪工程;台中市水利局台中市水利局軟埤仔溪工程奪全國首獎展現水環境新典範。(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從永續視角看建築 打造建物更打造未來

 

建築與公共工程已不再是「堆砌鋼筋混凝土」的技術工作,而是高度整合「人文、生態、社會、環境」的系統性設計,隨著當前氣候變遷,社會需求轉型的時代背景,國家建築金質獎也明確指出,優秀建築必須落實節能減碳,還要能與生態共融與綠建築等面向。

「軟埤仔溪工程」兼顧環境永續與城市美學,建築規劃不只滿足使用者需求,也回應了節能減碳、循環利用、綠色工法、生態保育等面向;從工法材料選擇、設計配置安排、功能空間組成再到場地景觀植栽,都需展現「低碳、友善、共融」的設計思維。這意味著,防洪減災不能只求剛性構造,也要兼顧人文串聯、生態恢復以及都市景觀,從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國家建築金質獎;軟埤仔溪工程;台中市水利局軟埤仔溪二區污水截流改善且左岸新增人行步道供民眾休憩。(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軟埤仔溪改善工程」 演繹水環境新典範

 

第27屆本次國家建築金質獎中,台中市政府水利局主導的兩大工程雙雙獲獎,其中以「軟埤仔溪工程」改善一案奪下「公共工程類-水利工程組-區域排水工程」全國首獎,是名副其實的公共工程典範。建築技術亮點如下:

1.生態工法護岸:「軟埤仔溪工程」採用生態塊石護岸,結合透水植栽設計手法,不僅具備護岸,也有防洪功能,兼具生態復育與景觀美感。
2.蜿蜒意象再造:工程從直線硬化河道轉向蜿蜒曲線,展現自然化河道手法,因而重構水域流動性與環境之美,設計借用「水漾環境、生態共融、安心宜居」等理念。
3.人行動線串聯與污水截流改善:此案在人行步道與人行串聯設計上同步推進,使得水利工程成為市民休憩空間而非封閉工地。除了景觀與護岸以外,同時涵蓋污水截流改善工作。
4.植栽介入場域活化:種植多樣化植栽、打造新步道串聯,本以防洪為主的河道被轉化為能與民眾互動、親近的城市水岸花園。結合「工程」以及「景觀」,成為建築要素中值得借鑑關鍵。

國家建築金質獎;軟埤仔溪工程;台中市水利局水利局將持續以防洪安全為基礎結合水域景觀與生態文化營造推動安全。(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

 

公共建築的價值解讀

 

從建築觀點分析,「軟埤仔溪工程」突破傳統「水利工程」等同「功能打造」的刻板印象,轉化成為場域建築與景觀融合,護岸不只是一道防洪牆,河道並非只是排水管路,而是具備「場域資產」特性的都市空間。透過體現「人的需求」、「生態需求」、「都市需求」三者連動,在建築、景觀、生態、防洪這多重面向取得整合性的表現。在施工技術層面、材料工法選擇與設計策略上,在在具備示範價值。城市建築若能與「人本視角」連結,就能從單一的基礎設施躍升為城市品牌。

更多精彩內容 https://www.idshow.com.tw/idtalk

國際設計獎項服務規劃 https://award.idshow.com.tw

其他居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