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哲明 圖片來源|大衛麥可設計
大衛麥可設計總監張紫嫺精心打造「高效北歐生活美學」,執掌一場名為「恆藏」的住宅改造計畫,這間15年的中古屋,僅有27坪的空間住宅,需要重新賦予一對年輕夫妻與兩位孩子當生活基地。這場翻新工程,從來不是單純的裝潢更新,從舊地板保留,新舊共融,既要拆牆重構、也要再創機能,過程宛如一場空間與時間、風格與功能的精密對話。
北歐生活美學中的極致收納。
收納為王 高效櫃體系統重塑動線與日常
本案最令人驚豔之處在於收納機制,展現全面性的規劃紋理,從玄關、鞋櫃、衣帽櫃延伸至餐書桌的隱藏抽屜與展示櫃體,在主臥樑下創造儲物空間,如同整體住宅被一組無縫銜接的收納系統完美包覆。特別是客餐廳一體的空間樣態,餐桌結合可伸縮的功能,成為全齡友善設計的關鍵場域。孩子成長期間可作親子共學區,未來也能轉換為家庭工作站,實現空間機能的完美結合。
此外,面對廚房原格局全無的尷尬狀況,張總監挪用主臥空間,並且重新配置排水與電路,整合廚房備餐、烹飪與儲物功能。系統櫃選用低甲醛塑合板,不只機能完整,亦充分考量健康與環保,呼應「減廢即美學」的現代設計主張。
從玄關、鞋櫃、衣帽櫃無所不收。
斜天花板與導光魔法 讓北歐風不只明亮而是靈活
北歐風格從來不僅止於淺色牆與木地板的表象,它的精髓在於光度掌握,此案張總監大膽採用斜天花板的設計,不僅僅是結構補強的權宜之計,而是一種導光手法。這是利用物理折射原理,讓自然光能深入原本採光條件受限的空間一隅,配合純天然植物漆與淺色牆面共同作用,光線在空間中被溫柔反射與間接延展,除了增強亮度,也能提升視覺的開闊感。
這項設計也對應原屋條件的挑戰,原有天花板高度不足、管線封閉混亂,藉由重新設計天花板斜面,不但整合了吊隱式冷氣與管線隱藏,同時讓整體空間脫離壓迫感。這不只是形式上的北歐,而是真正為台灣老屋量身訂製的「光的北歐哲學」。
光度掌握並採用斜天花板設計。
以全齡友善為本 從格局改造到動線流暢的永續設計
此案並不只是風格轉化的設計成果,也是一次對未來生活藍圖的縝密推演,設計之初納入全齡住宅的規劃思維,在於考量孩童成長與人口變化,避免比例失衡的空間配置,從公共區放大、主臥縮減、兒童房與書房的靈活配置,甚至於地坪高低、走道寬與轉角處皆採無障礙設計原則,同時兼顧安全與舒適。
在建材使用上,整體空間展現環保永續,牆面與櫃體使用天然植物漆與水性油漆降低污染,保留舊有地磚而非全面重鋪,有效減少建材浪費與工程碳足跡。另外,全屋結合智慧中控系統以利整合照明、空調與窗簾,搭配節能家電使用,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實現永續設計的完美典範。
公共區放大並採無障礙設計。
「恆藏」不只是住宅改造,而是一場空間未來與生活永續的建築範例,它在有限坪數中解決了中古屋的既有問題、管線殘缺與不良格局,還原住家的空間秩序,也放大了家的彈性與可能。大衛麥可設計並非僅是打造北歐風情,而是透過光、機能與友善尺度,為台灣住宅打開一扇從「唯美」通往「永續」的門。這場翻新,讓我們看見舊瓶不只是裝新酒,更醞釀出新生活的起點。
掌握光線、機能與友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