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

默契的背後 設計中的隱形力量

by id SHOW

蔡哲明 圖片來源|劉宇翔攝

我們談到建築空間設計,很多人可能會直接想到一個人埋頭苦幹,在圖紙上畫出天馬行空的藍圖,其實一個優秀作品,從來不是某個人的獨奏,而是一場精彩的團隊合奏。大沃設計團隊在「新碩永傳」這個專案,就像一支合作無間的排球隊伍,不只是在設計空間,而是思考「人與環境的連結」。這不僅是接待中心,更是一種能讓人產生共鳴的都市紋理。

大沃設計;新碩永傳大沃設計團隊合影。(左起曾貴延、林威廷、楊嘉森)。

 

運動精神 X 都市紋理 來點不一樣的火花!

 

「新碩永傳」的設計靈感來自大沃設計總監林威廷的「運動管理哲學」。這聽起來有點酷吧?簡單來說,他把團隊運作當作一場排球比賽,每個人各司其職、無縫接球,節奏流暢得像是早排練過。「我們不需要太多交接程序,因為我們知道誰接得到球,誰需要支援。這樣能減少內耗,讓專案順利推進。」林總監笑著說。

至於作品本身,它的設計是怎麼誕生的呢?其實,團隊參考了國內外的建築特色,特別是巴里島的開放式設計概念,把木材、地磚等元素融入其中,讓建築本身不只是現代,還多了一種溫暖氛圍。而且,基地位置就在永和的一條巷弄中,四周都是低矮老屋,要怎麼讓新建築「合群」又不無聊?團隊選擇用開闊的建築語彙呼應周遭環境,結果不只和諧,還意外成了當地新亮點!

 

團隊的「好感度」決定了一切!

 

設計團隊最怕就是「內部打架」,但大沃設計的團隊文化卻很不一樣,傳統專案可能會有層層管理的繁瑣流程,這裡不走僵硬模式,而是強調靈活與人性化。「我們大沃彼此更像朋友,而不是上下屬,讓大家在工作上更有投入感,責任感也就跟著提高。」

為了讓大家保持最佳狀態,團隊甚至設計了「隔週休三日」的彈性制度,讓核心幹部能夠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當遇到設計上的爭議時,大家會直接開誠布公地討論,透過公開會議來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這種透明化的決策方式,不僅讓問題迎刃而解,也讓團隊的專業能力不斷進步。

大沃設計;新碩永傳大沃設計團隊彼此的好感度。(左起曾貴延、林威廷、楊嘉森)。

 

創意不設限 連「錯的」都能變「對的」?

 

對大沃設計來說,每個專案都是一次「創意大冒險」!「我們的原則就是不斷打破框架,讓設計帶來新的思考與價值。」團隊專心從事設計,至於工程部分,則交給專業夥伴來執行,這樣可以全力衝刺在創意發展。

大沃團隊喜歡用「輕鬆方式」做設計,透過腦力激盪,甚至會「故意把對的變錯的」,用這種反向思考的方式來找到更有趣的解決方案。這種勇於挑戰自我的精神,也讓他們的作品不僅符合市場的需求,更是一種設計上的突破。

大沃設計;新碩永傳大沃設計團隊案場討論實況。(左起曾貴延、林威廷、楊嘉森)。

 

工作不只是工作 更是一種「一起玩的成就感」!

 

大沃團隊不只是靠創意和技術厲害,團隊凝聚力也是他們的關鍵優勢,為了讓大家有更強的歸屬感,公司會定期安排團隊活動,例如員工旅遊採取「自由行」模式,大家只要掌握大方向,其他行程自己決定,輕鬆自在又能學習新事物。

不只如此,公司還特地設置了一個專屬的休憩場地,地點選在新北市坪林的郊外,讓大家可以真正放鬆,不只是遠離工作的壓力,也能夠在大自然裡找到新的靈感。這樣的企業文化,讓團隊更有向心力,員工不只是來上班,更是發自內心地投入工作。

大沃設計;新碩永傳大新碩永傳接待中心外觀。

不只是設計 而是對城市與人的熱情!

 

「人對了,事情就對了。」這句話用來形容大沃設計,真的再適合不過了!在組建團隊時,他們特別注重成員的專業能力與個人特質,而不是只看學歷或經歷。就像核心幹部曾貴延與楊嘉森,原本並非建築相關科系出身,但透過大沃團隊的培訓,他們也能夠獨當一面,發揮自己的價值。這種「專業導向、專注設計」的企業文化,讓團隊始終能保持競爭力,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新碩永傳」的成功,背後不只是建築的設計巧思,更是來自大沃設計團隊強大的合作默契與創意能量。從設計理念、團隊文化,到溝通方式,他們都展現出對建築與設計的熱愛與執著。未來,大沃設計將繼續用創新的精神、緊密的合作模式,為城市帶來更多兼具美感與機能的作品。讓建築不只是設計, 而是對城市與人的熱情!

其他居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