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購屋負擔 北市下降高雄加重

by 台北房地王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去年第四季民眾的房價信心創下調查新低,代表購屋壓力的房價所得比也下降。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由前一季的9.9倍縮小至8.6倍;高雄縣市卻由5.2倍增加到7.1倍,代表高雄人要不吃不喝7.1年才能買得起一間房子。

房價信心持續探底,去年第三季房價信心指數跌破SARS創下的低點後,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昨天公布,房價信心分數由上一季的88分再降至83分,創調查以來最悲觀指數。

房市從1月12日立委選舉後氣氛轉向,但官方昨天公布的調查時間是今年1月1日至15日,數據屬於落後指標,反映的是去年第四季的悲觀訊息。

即使近來多數認為房市選後看漲,但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說,「未來低於100分的機率很高,除非發生意外」。對於產業界期待選後兩岸往來更密切、外資提早布局等題材可望激勵房市,張金鶚認為建商塑造希望,造成房市全面看好的氛圍;但消息面炒作氣氛不應大於基本面。

不過隨著房價信心悲觀,購屋壓力也稍獲得紓解,96年第4季除了高雄之外的房價所得比都減少,學者認為可能與投資客增加、低總價產品比例增加有關,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由上一季的9.9倍降至8.6倍,但仍居全台最高,調查發現有超過四成的租屋者大嘆「買不起房子」;台中縣市的5.9倍則成為96年第4季全台購屋負擔最輕的縣市。

調查也發現,購屋平均面積為35.8坪,整體購屋總價平均為603.8萬元,較上一季減少16.6萬元,平均購屋單價為每坪17.7萬元,較上一季減少0.3萬元,其中以台北市平均單價31萬元最高,高雄縣市10.5萬元最低。

張金鶚則說,產業界有說法,但房市以首購自用需求為主,「不要錯估八成自用需求的想法」,這些人買房子不是為投資,而是理性的、長期的承諾,不受短期消息影響,更要看負擔能力。

其他居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