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_李佳芳 整理__曾虹琳 攝影__蔡宗昇
在有山有水的埔里小鎮,最適合步調悠閒的兩天一日遊,除了拜訪傳統市區外,隨著產業轉型,不少工廠也結合觀光,開放供民眾做近距離體驗,讓人們用輕鬆角度認識台灣傳統製造業,同時也對得來不易的日常物件更感珍惜。
入夜前,先在小鎮上購足由好山好水的埔里所生產的新鮮時令蔬果,在附有廚房的民宿內,一家人可以一起共享自製晚餐,經由生活物件到飲食的完全手作經驗,埔里之行讓一家大小從學習中體驗到生活的樂趣。
桃米生態村
園區內的設施許多是廢物再利用而成,例如九二一震災留下的貨櫃屋如今改裝成咖啡屋、商店或生命故事館等。
九二一大地震的重創,讓南投縣埔里鎮的桃米里走上十年復育之路,同時也重新以生態村定位,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經營下,結合自然與人文,發展為見學園區。桃米生態村園區與週邊自然腹地相結合,除了紙教堂、丁芳池、大棚架等,生態園區還可延伸至林間藤巷、桃米坑溪河濱步道、親水公園、草湳溼地等,後方還有荷花池,每年夏季可賞荷,到了冬天山上部落種植的草莓園剛好熟成的季節,還可以在這裡採草莓,新春假期間園區還會舉辦創意市集與彩繪活動,園區內生態設施豐富,並且都有詳細標示,走進這裡就像走入自然課本一樣。
全台29種蛙類,桃米生態村就有21種,來這裡別忘了彩繪一隻自己的青蛙作紀念。
紙教堂
外觀彷彿浮在水面上一般的紙教堂。
除了「自然課」,新故鄉見學園區內也有「建築課」。區內的紙教堂Paper Dome的設計者是國際聞名的紙建築師坂茂,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後,他利用紙管堅硬價廉的特性,為災民打造臨時建物與避難所,在基金會安排下,將坂茂這座象徵再起的紙教堂運到台灣,成為桃米社區整合的精神中心。而教堂的後方,則有中生代建築師邱文傑所打造的大棚架,他利用曲線C型鋼展現「紙的堅硬V S.鋼的柔軟」對話。此外,園區內還有藝術家的創作如「搖晃的記憶」、「袋子的願望」等,仔細找找,每一個角落都能為你特別加開「藝術課」呢!
教堂結構以58根紙管支撐,如果不說絲毫看不出來這些堅硬的柱子是紙所打造。
綠色的C型鋼所打造的大棚架。
造紙龍手創館
因為水質清澈,埔里早期為台灣造紙業的重要聚落,隨著產業外移,成立於一九七九年的埔里紙廠逐漸轉型為觀光工廠,將原有生產廠域改造成充滿藝術氣息的造紙龍手創館。
從紙漿中「撈」出一張紙,並彩繪專屬的圖案,就成了最棒的紀念品。
園區建築、體驗棚與造紙廚房圍繞著一片大草坪與鯉魚池,並有紙筒小車,提供小朋友自由玩耍的空間,館內則展示造紙設備與各種紙創意商品,如紙花瓶、紙公仔等。隨著導覽員解說,讓人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了解紙的文化,現場還提供彩繪手造紙與專利蛋捲娃娃手作體驗,是親子共同做寒假作業的好地方!
現場展示許多素人設計師的創意作品,肯定讓小朋友驚嘆連連。
藍屋頂民宿
山中的空氣十分清涼,小庭園內種了許多可愛的植物,坐在戶外階梯上聊天也很愜意。
沿著桃米巷藍底白魚的箭頭指標來到藍屋頂,這個隱藏在山裡的小民宿意外地很有墾丁的味道。推開小巧的柵門,有風鈴木、龍舌蘭、芭蕉組成的小庭園,一、二樓共三個房間,可提供兩人、四人或十人(整棟)住宿。雖然房間不多,但很有家庭的溫馨感,且一、二樓皆有廚房,並備有鍋碗瓢盆,白天從市場買來的美人腿(茭白筍)或鮮香菇,就是當天最美味的晚餐,可體驗自煮自食、品嚐第一手的季節美味。
日月老茶廠
改建後的老廠房保留了因應萎凋槽機能而設的360°轉軸藍窗。
藏身在產業道路旁的日月老茶廠,前身是農林公司經營的魚池茶廠。舊廠區經過改建調整後,劃出參觀動線與飲食空間,不僅保留木構造與藍窗印象,並植入綠竹、芭蕉,繞著廠區參觀,不時傳來機器運作的聲音,深厚的茶香浸潤整個空間,十分愜意舒服。結束埔里之旅前,來這裡喝一杯暖茶,返途疲憊瞬間消失,然後再帶著一枚鮮活的靈魂上路,旅程的句點便十分完美。
更多相關內容請鎖定漂亮家居NO.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