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購買螢幕的話,大賣場會展示各機型,去逛逛不錯,但是要知道一點,在賣場看到的畫質,回家播放時,不一定會有同等效果,因為訊號源不同,例如賣場展示的影片是目前最高規格的藍光光碟,回家之後接DVD播放機或一般的第四台,效果會差很多,購買螢幕前先有此心理準備,才不會產生誤解。(照片是我珍藏的金剛DVD影片畫面,有大螢幕的就該買一片金剛來看,發揮大螢幕的震撼力。)
購買螢幕前可以依用途決定購買品牌,若是長期的電腦或電視使用者,建議買日系高品質高單價的商品,因為日系的螢幕不會過亮,看久了較不易疲倦;若是營業場所,建議買韓系或台系商品,因為營業場所的播放時間長,但是不會有人長期凝視,不必考慮太多。
若是餐飲店,會有油煙產生或需要給人操作使用的,按久了容易損壞……營業場所的各種特性不管是播放時間長或其它因素,都會減短螢幕壽命,所以買低價位商品或二手商品,壞了就換新,因為維修費用高,又容易損壞,損壞原因又是人為因素(廠商不保固人為損壞),因此買低價位的或是二手螢幕,丟掉也不會痛。
螢幕的面板一出廠時,都會有尺寸編號,因為組裝之後包在裡面看不到,所以只能以外觀和標示來判定,因此產生實際螢幕尺寸與標示有落差的狀況。
例如螢幕面板的實際尺寸是20.5吋,但是為了商業行銷,外觀標示22吋,差個一兩吋根本看不出來,就會有廠商藉此哄抬螢幕價值。
螢幕的尺寸算法,是以對角線的總長度為計算方式(內對角線,不是外框的對角線)要知道螢幕的實際尺寸,要就實際去量,以1吋等於2.54公分換算,就可知道實際的螢幕大小。不管是寬螢幕、大螢幕、小螢幕,都適用此法計算。
螢幕有優劣之分,其中跟人體健康最有關係的部分,就是「亮度」亮度越高越傷眼。
亮度低的螢幕如何顯示清楚呢?因為對比高,所謂對比是指顏色的漸進層次,例如從黑到白的顏色變化共有六千種色彩呈現,比從黑到白只有兩千種顏色呈現的機種來講,六千種色彩呈現的對比較高,因為能呈現的顏色多,顯示比較不會失真。
優質的機種會隨著環境自動調整亮度,建議長期使用電腦的使用者,選擇有此功能的螢幕,對眼睛健康較有保障。
不管看電視、用電腦,畫質不只是螢幕的事,訊號源也很重要,訊號源的訊號必須優質,高品質的螢幕才能呈現效果,要得到高畫質,必須在訊號源方面做點功課。
一般用天線接收訊息的類比電視和用纜線傳輸的第四台,並沒有高畫質訊號。
使用數位輸出的數位電視和點選即看的網路電視(IPTV)才有高畫質的訊號源。數位電視不是每個頻道每個節目都有高畫質輸出,購買前要先跟業者詢問清楚。
市面上常常可見螢幕標示著「HD高畫質1080i」「FULL HD」之類的,但是也有「相容1080」「支援1080」之類的機種,兩者的功能性差異頗大,千萬不要選錯。
真正的HD高畫質螢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面板要有1920X1080的解析度。
2.主機板的解碼晶片要能解1920X1080的訊號。
所謂相容或支援是指面板解析度1366X768,而通常高畫質的訊號源是1080X1080,相容機種能接1080X1080的訊號,但是顯示出來只有1080X768,因此,可以簡單講,HD高畫質相容機種可以接收高畫質訊號並顯示出來,但是無法顯示出跟訊號源一致的高畫質畫面。
同樣的螢幕解析度在標示上會I與P的不同,例如1080P、1080I所謂I是 Interlace 的縮寫,指的是交錯式掃描,顯像方式是先呈現奇數條掃描線的影像之後,再呈現偶數條的掃描線,此顯示方式容易閃爍。P是 Progressive 的縮寫,指循序式掃描或非交錯式掃描,是從第一條掃瞄線、第二條掃描線、第三條掃描線……循序呈現影像,因此需要更高的掃描速度,所以看起來比較不會閃爍。
影響螢幕價位的原因除了畫質之外,保固期限也是其中之一,保固期越長的螢幕,價格當然貴了點,因為螢幕的維修費用很高,以圖中的29吋為例,維修一次要兩萬塊,消費者可以根據使用場所與維修費去衡量該買一年保個的,還是三年保固。
有無子母畫面(同一個螢幕上出現兩個不同頻道或不同訊號源的影像)功能也是影響價位的原因之一。
有些螢幕會附錄影功能或數位電視盒,因此提高價位,若你已有該設備或用不到,就跟店員問清楚,不要多花錢買重複或用不到的東西。
若您家中有小孩,或將螢幕放在公共場所,建議加裝護目鏡。護目鏡會影響螢幕的清晰度,但是真的需要的話,還是以保護螢幕為優先。
任何商品、撰稿或廣告問題,都歡迎您透過以下網站提問
撰稿者連結: http://www.nice-read.com/word_game/proposal_writing/proposal_writing.htm